
检索结果:
返回 73 结果。
排序:
- 作者:
王敏 ,曹秀玲 ( 1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2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 - 出处: 汉语学习 2020 第2期 P28-39
- 关键词: 称名 “称为N的N” 元话语 关系化
- 摘要: '称为N的N'结构通过N对中心语N进行二次称谓,'称为N'降级为内嵌型关系小句对N进行关系化操作,其中N多为由专有名词表征的引述语。N和N的语义所指关系主要包括相同、属种和相似三类,且N和N的位置不能互换。称名关系结构的存在是语言自反性和元话语功能的体现,它通过明确指称、精准传信实现人际互动功能;通
- 作者:
王敏 ( 河套学院 ) - 出处: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8 第45期 P76-77
-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师资队伍 双师双能型
- 摘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全球化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研究起步晚,研究层次主要集中在专科和本科;现有概念突出外在规定性,忽视教师发展内在需求;现有研究缺乏具体专业的认定标准等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有概念仍需多视角深入研究,不断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 作者:
郑颖莉 ,王敏 ,张学军 ( 河套学院 ) - 出处: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 第22期 P148-149
- 摘要: 社区参与是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发展旅游目的地经济的重要手段,是旅游业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根据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性,提出社区参与旅游决策和规划、参与旅游投资及经营管理、参与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以及旅游教育培训等措施,力求为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生态旅游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
- 作者:
郭志敏 ,王敏 ,胡小玲 ( 河套学院 ) - 出处: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 第22期 P144-145
- 摘要: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传承民族文化,而且能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对于巴彦淖尔市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有着及其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巴彦淖尔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基础上,提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和对策。
-
浏览量:1
期刊
- 作者:
王敏 ( 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 - 出处: 汉字文化 2024 第21期 P182-186
- 关键词: 内蒙古晋语 方言称谓词 构成 理据 文化
- 摘要: 内蒙古晋语中的称谓词数量众多,有亲属称谓、社会角色称谓和认知评价称谓;构词方式多样,除单纯词外,还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和叠加式构词方式;造词理据丰富,有隐喻造词和转喻造词。内蒙古晋语中的方言称谓词不仅反映了该地区地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方式,也反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众心理,更体现了该地区历史悠久的文
- 作者:
滕丽美 ,王敏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河套学院教育系 ) - 出处: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2024 第17期 P67-70
-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大学 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建设
- 摘要: 大学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方式,概念内涵特征丰富,反映了大学的组织特性.大学组织文化建设关系到大学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教学科研、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通过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组织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基于大学组织文化建设的现实困境,运用
- 作者:
王敏 ( 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河套学院黄河几字弯文化传播创新研究基地 ) - 出处: 汉字文化 2024 第9期 P33-36
- 关键词: 内蒙古晋语 “紧” 隐性否定语法化
- 摘要: 内蒙古晋语中的“紧”的用法比较丰富,除普通话形容词用法外,还可用作副词,表示情状、程度、时间,表达隐性否定。表达隐性否定的“紧”的前后连接成分包含消极性、否定性成分,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紧”的语义基础是时间和频率的“一直”和“总”,事件和状态的持续和反复导致结果无法达成,超出了社会民众的普遍心理认
-
浏览量:1
- 作者:
王敏 ,王德强 ,张海霞 ( 河套学院 ) - 出处: 现代职业教育 2018 第34期 P66-67
- 关键词: 行为科学理论 “双师双能型”教师 应用型本科
- 摘要: 在行为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探索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对制定'双师双能型'教师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提高应用型教师实践能力以及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将行为科学理论应用在应用型本科师资队伍建设中,要坚持以教师为本的管理;制定公平合理的待遇体系;采用各种激励措施,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评价制
- 作者:
王敏 ( 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 -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 第7卷 第35期 P40-45
- 关键词: 内蒙古晋语 先不先 时间 预期 评价 语法化
- 摘要: 内蒙古晋语中的“先不先X”结构是一种预期选择用法。“先不先”通常在句中做状语,对事件X进行主观性、首先性选择。语义具有反预期性和否定性,表示超出常规预期加以否定、超出说话人预期加以否定。从来源看,“先不先”的反预期用法最早出现于明代,内蒙古晋语中的“先不先”来源极性反义词“先”和“不先”的并列使用。
-
浏览量:1
- 作者:
王敏 ( 河套大学师范学院 ) - 出处: 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2011 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 会议录: 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转移 问题 对策
- 摘要: 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农村牧区改革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而出现的一种经济和社会现象。巴彦淖尔市农村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始终与本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世纪的头十年,巴彦淖尔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相继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逐年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