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
返回 5 结果。
排序:
- 作者:
布和吉雅 ( 河套学院 ) - 出处: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19 第2期
- 作者:
布和吉雅 ( 内蒙古河套学院 ) -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 2014 第33期 P91
- 关键词: 蒙古 语言文学 教学改革 改革思路 改革方法
- 摘要: 蒙古语言文学作为我国地方文化传承的主要内容,其在地方文化的发展中也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近年来蒙古语言文学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从而导致如今的蒙古语言文学教学水平不是很高。本文主要分析了蒙古语言文学的教学问题,并依据蒙古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思路,对蒙古语言文学教学的改革方法进行了论述。
- 作者:
兰金梅 ,布和吉雅 ( 安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套学院 ) - 出处: 绥化学院学报 2015 第2期 P98-101
- 关键词: 90后蒙民借词汉语人名 语言 文化心理 巴彦淖尔市
- 摘要: 人名是解读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心理的重要符号。巴彦淖尔市90后蒙民借词汉语人名是映射巴彦淖尔市文化的载体和镜像,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巴彦淖尔市90后蒙民借词汉语人名的语言与文化心理探究包括构成方式、语义内涵和所反映的文化心理。巴彦淖尔市90后蒙民借词汉语人名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期刊
- 作者:
布和吉雅 ( 河套大学蒙语综合系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 - 出处: 河套大学学报 2006 第3期 P116-119+123
- 关键词: 清代 蒙古族佛经 翻译
- 摘要: 清代,满清政府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为了驯服强悍的蒙、藏民族,除采取怀柔、联姻政策外,还借助宗教的作用从精神上控制少数民族,表现为特别崇信黄教、弘扬黄教,给黄教以种种特权,使其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举措对蒙古族社会起到了双重影响.抛却消极影响,对蒙古地区佛教文化而言,有着促进其发展的积极一面.尤其
-
被引量:1
- 作者:
阿拉坦宝鲁尔 ,布和吉雅 ( 河套学院 ) - 出处: 科学中国人 2016 第36期 P108-109
- 关键词: 乌拉特 祭火 习俗
- 摘要: 祭火是乌拉特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祭火活动历经千百年历史,现如今依旧延续着。本文主要通过对乌拉特蒙古族在重大节日节庆时进行祭火仪式的研究,来探析乌拉特祭火仪式、习俗、对火的崇拜,及火在乌拉特人民生产生活中的历史演变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