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
返回 30 结果。
排序:
期刊
- 作者:
张文博 ( 内蒙古河套学院理学系 ) - 出处: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5 第3B期 P306-307
-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处理工艺 传统工艺 MBR法 组合工艺
- 作者:
李晓杰 ,乌仁格格 ,张文博 ( 河套学院 ) - 出处: 生物化工 2024 第10卷 第5期 P253-256
- 关键词: 麦麸 吸附剂 工业废水
- 摘要: 作为小麦加工的副产物,麦麸具有价廉、易得、产量大等优点,且麦麸中富含纤维,对水体中的有害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故麦麸基吸附剂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效果显著。本文系统阐述了以麦麸为基底的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对工业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吸附效果,以期为麦麸吸附机理的研究及高效生物吸附材料的研发提供科学指导,对农林
- 作者:
张文博 ,王岳俊 ,余靖冉 ( 河套学院 ) - 出处: 化工管理 2020 第34期 P187-190
- 关键词: 铅锌矿 不同科属 重金属 吸附累积
- 摘要: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来研究巴彦淖尔市东升庙矿区的不同科属的植物对重金属富集能力做比较.结果表明,这18种科属植物中,其中Zn这两种重金属在18种科属植物含量最高,这是由于该矿区土壤中Zn含量较高,植物的适宜性导致植物体内这两种重金属含量偏高。富集系数而言,车前科在其他科属植物中较为突出,具有富集重金属Z
-
被引量:6
- 作者:
张文博 ,王彩虹 ( 河套学院 ) - 出处: 黑龙江科学 2020 第11卷 第2期 P23-24,27
- 关键词: 重金属 吸附 累积特殊品种
- 摘要: 阐述了高累积植物和低累积植物的概念以及植物吸附累积重金属的差异、机理和影响因素。可利用超累积植物修复农田,低累积作物是防治粮食重金属污染最有发展前景的途径。
-
被引量:2
- 作者:
张文博 ,王彩虹 ( 河套学院 ) - 出处: 现代盐化工 2019 第46卷 第6期 P43-44,63
- 关键词: 葵花籽 品种差异 重金属 吸附
- 摘要: 以葵花食用部分葵花籽为研究对象,选用河套地区广泛种植的葵花品种为样本,在巴彦淖尔市某矿区附近土地种植20种不同品种的葵花,测定各个品种葵花籽中微量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探讨不同品种葵花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并筛选出低累积的葵花品种。结果显示:待测的20个品种的葵花籽中Zn的质量分数为36.83~88.3
- 作者:
王彩虹 ,郝水源 ,张文博 ( 河套学院 ) -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9 第4期 P244-245
- 关键词: 独立能力 “三自”教育 对策
- 摘要: 独立能力是学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能力,关系到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和成功。目前,国内大学生独立能力较差,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笔者就"90后"大学生独立能力的现状、原因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关于"如何培养"90后"大学生独立能力"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
被引量:2
- 发明人: 王岳俊,陈永明,徐康宁,余靖冉,张文博,宋娜 ( 河套学院,中南大学 )
- 申请人: 河套学院,中南大学
- 申请号: 201910014860.3
- 申请日期: 2019.01.08
- 摘要: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置和有色金属冶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镍污泥、富铁渣、废玻璃和石膏渣协同处置的方法。该方法以电镀厂所产含镍污泥、硫酸厂所产富铁渣、生活垃圾废玻璃、化工和冶炼厂所产石膏渣为主要原料,添加炭质还原剂,干燥、球磨混合后在1000~1400℃下进行高温熔炼1~4h,冷却后得到下层以镍冰铜为主的有
- 作者:
张文博 ,王岳俊 ,余靖冉 ( 河套学院;河套学院;河套学院 ) - 出处: 化工管理 2020 第12A期 P187-190
- 关键词: 铅锌矿 不同科属 重金属 吸附累积
专利
- 发明人: 张文博 ( 河套学院 )
- 申请人: 河套学院
- 申请号: 202222940239.X
- 申请日期: 2022.11.04
-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剂移取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试剂移取技术领域,包括:滑动安装架、移液枪头和移液吸取管,所述滑动安装架上安装有移液枪头,所述移液枪头底部连接有移液吸取管,所述滑动安装架一侧安装有滑台,所述滑台上设置有化学试剂管架,所述滑动安装架外侧设置有超净工作箱。该试剂移取装置,通过过滤箱内部的
- 作者:
张文博 ,许学慧 ( 1河套学院;2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 ) - 出处: 激光杂志 2022 第43卷 第4期 P60-64
- 关键词: 偏振反射 光谱技术 环境污染物 成分检测
- 摘要: 为了实现环境污染物成分的优化检测,提出基于偏振反射光谱和信息熵的环境污染物成分定量检测技术。采用偏振反射光谱检测方法实现对环境污染物成分的数据信息采集,将测试环境分为32个不同污染程度等级区域,结合环境污染物的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差异化评分方法,建立环境污染物成分的分布检测模型,通过偏振反射光谱特征分